- 法人查询
- 个人查询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站内文章
发布时间: 2025/04/18 |专栏:风险提示
轻松转账提现就能赚“外快”,听起来既省力又高效,这样的赚钱捷径是否让你蠢蠢欲动?但请警惕!这种协助他人取现的行为已触犯法律!
“出借个人银行卡给陌生人转账即可获利”,这种所谓的“跑分”兼职近期引起了众多年轻人的兴趣。然而,这种兼职的真实面目是利用银行卡、微信或支付宝账户参与非法洗钱活动,为电信诈骗团伙转移违法所得。近期,犯罪分子将魔爪伸向了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打着兼职、游戏充值返现、提高转账交易流水等幌子,诱使他们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绑定至微信或支付宝,再交给犯罪团伙使用,以此换取所谓的“工作”酬劳。而这些银行卡一旦沦为洗钱等犯罪的工具,不少年轻人便因此深陷法律纠纷,面临刑事追责!
洗钱活动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洗钱,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反洗钱意识、预防洗钱以保护自己与家人呢?通过以下几个真实的案例带大家了解洗钱对我们的危害,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警惕“跑分”陷阱擦亮双眼防“掉坑”
经典案例一:
公安局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中,通过研判分析,在校大学生小宇的账户存在资金异常情况,具体为:新办的数张银行卡在短时间内多次转账10余万元,“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样的资金流动不太符合常理。”警方深挖发现,小宇通过网络认识的网店店主实为诈骗团伙,利用小宇的这些银行卡进行“跑分”转账。小宇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现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些“跑分”兼职,实为帮助违法犯罪团伙进行洗钱的活动,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犯罪,参与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帮助洗钱的账户将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直接影响个人征信,并受到法律惩处。
事实上,上述涉案大学生在办理银行卡时,都被银行工作人员明确告知,将自己名下银行卡出租、转借、转卖给他人使用是违法犯罪行为。但小宇还是被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诱惑,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帮凶。
经典案例二:
2021年,四处寻找兼职的大学生晓晓在网上看到一则帮忙收款即可赚佣金的广告。在金钱的诱惑下,晓晓将自己的收款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出租给对方,这种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轻松赚钱的方式,让晓晓逐渐沉迷其中。为了钱能够来得快些,晓晓还把这一赚钱方式告诉周边的同学,拉拢同学参与其中赚取“介绍费”。
在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将银行卡出租给他人进行非法活动从中抽成获利的情形很常见,这是明确的“洗钱”犯罪行为。直到公安机关上门时,晓晓仍以为这是正规的赚钱方式。为了千余元的蝇头小利,最终面临刑事追责。
警方提醒广大同学们:
不要轻易被所谓“高额利润”诱惑,最终因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误入歧途,间接或直接成了洗钱分子的帮凶,最终将会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身边的犯罪活动可能五花八门,针对你们的诈骗陷阱或许正悄无声息地展开。因此,大家务必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升自己的辨识能力;同时,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坚决抵制盲目消费。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洗钱行为和电信诈骗的侵害。如果不幸遇到洗钱或诈骗事件,请立即与家人和学校取得联系,并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有关部门将犯罪分子依法惩处!